中华针灸电子杂志

期刊简介

《中华针灸电子杂志》为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,2012年创刊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,中华医学会主办,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,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针灸(电子版)学术连续出版物。总编辑为国医大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。本刊以突出特色、创新求精、重在应用、面向全球为办刊宗旨。开设专家论坛、石学敏经验专题,论著,指尖医学,针灸传承,综述、海外交流、理论探讨、研究生论坛、专家讲座(视频/幻灯)、临床经验及健康护理等栏目。力求及时、全面、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国内外针灸医学发展现状与研究成果,介绍临床针灸治疗技法,提升针灸学科的学术水平,促进医学学术交流,推进针灸医学健康稳步发展。

突发爆雷!伪央企“坑”真国企13亿 ——老牌上市药企华仁药业拿什么填?

时间:2025-08-29 14:13:33

8月26日深夜,A 股“输液龙头”华仁药业(300110.SZ)连发三份公告:上任仅 4 个月的董事长张力被监视居住并辞任;公司 2024 年度亏损 13.68 亿元,为上市 14 年来首亏;罪魁指向与“伪央企”国药药材的 13.48 亿元应收账款减值。10 年利润瞬间清零,华仁拿什么填坑?

一、13 亿巨亏溯源:一场“净额贸易”骗局  

1. 合作起底  

2020 年,华仁旗下青岛华仁与国药药材签订原料采购协议:华仁先垫资向上游买货,再按净额法确认微薄差价收入。表面看是“低风险贸易”,实质是“变相放贷”。  

2. 风险堆积  

2020 年末代垫款仅 2.6 亿元,2021 年飙升至 14 亿元;国药药材却早在 2021 年就被中国医药集团公开“打假”——非旗下企业、无权使用“国药”字号。华仁未踩急刹,反而继续垫资,账龄一路拉长。  

3. 集中爆雷  

2024 年末,华仁对这笔应收全额计提减值;2025 年半年报显示,以股权、土地抵债的方案仍未落地,钱能不能回来仍是未知数。

二、连锁震荡:人事、股价、信誉三重塌方  

人事地震:2024 年以来董监高 7 人次离任,今年 4 月刚补选的董事长张力 4 个月后被监视居住。  

股价腰斩:2024 年初至今跌幅 55%,市值蒸发约 70 亿元。  

 监管追问:深交所 2024 年 5 月问询“为何对伪国企持续垫资”“减值计提是否充分”。

三、自救路线图:三条路、两个变数  

1. 追债止损  

已与国药药材签署《债权债务重组框架》,拟拿对方医药商业股权、海南土地、应收账款包抵偿。但资产真实性与变现能力仍待评估。  

2. 主业造血  

2025 年上半年输液板块销量恢复,归母净利润 3733 万元,同比仍下滑 49%。公司计划剥离低毛利包材业务,回笼现金 3–5 亿元。  

3. 股东驰援  

大股东西安曲江天授实业承诺“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”,并筹划定增 10 亿元用于偿债和补流;方案已报证监会,能否过会决定生死时速。

四、行业镜鉴:四类红线不能再碰  

1. 身份核查:交易对手是否真央企,国资委官网名单可直接验证。  

2. 贸易实质:垫资代采、循环贸易必须穿透至最终用货方,谨防“融资性贸易”。  

3. 账期红线:应收账款增速>营收增速 2 倍即拉响警报。  

4. 信息披露:净额法虽合规,但需同步披露现金流出规模,避免“利润虚胖”。

五、结语:留给华仁的时间不多了  

一边是 13 亿的窟窿,一边是监管、银行、投资者的聚光灯。能否在 2025 年内完成资产抵债交割、并推动定增落地,将决定这家老牌药企是浴火重生还是步入 *ST 行列。华仁药业用 14 年攒下的信誉,能否在 12 个月内修补?答案只能由市场和法治给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