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《中华针灸电子杂志》为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,2012年创刊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,中华医学会主办,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,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针灸(电子版)学术连续出版物。总编辑为国医大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。本刊以突出特色、创新求精、重在应用、面向全球为办刊宗旨。开设专家论坛、石学敏经验专题,论著,指尖医学,针灸传承,综述、海外交流、理论探讨、研究生论坛、专家讲座(视频/幻灯)、临床经验及健康护理等栏目。力求及时、全面、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国内外针灸医学发展现状与研究成果,介绍临床针灸治疗技法,提升针灸学科的学术水平,促进医学学术交流,推进针灸医学健康稳步发展。
首页>中华针灸电子杂志

- 杂志名称:中华针灸电子杂志
-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- 主办单位:中华医学会
- 国际刊号:022-27432618
- 国内刊号:28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一例
白玮婧;任雪松;张春红
关键词:卒中, 失语, 经皮质运动性, 针刺疗法, 语言疗法
摘要:患者男,66岁。主因言语蹇涩1月余,于2013年5月5日初次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就诊。患者于2013年4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蹇涩,不能自主叙述出完整词语或句子,右侧肢体不遂,曾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查颅脑核磁共振成像(MRI)示双侧基底节区、右侧丘脑梗死灶,脑干缺血软化灶。后至所居住街道社区医院接受针灸治疗(具体情况不详)。经治疗患者仍不能自主表达词意,影响生活质量,为进一步恢复来本院寻求针灸治疗。刻诊:患者神清,精神萎靡,表情淡漠,言语謇涩,语声低微,不能叙述完整词语及句子,右侧肢体可抬离床面15°,右口角歪斜,纳尚可,寐安,二便调。舌暗红、苔白腻,脉沉细。患者于3年前罹患脑梗死,曾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系统治疗,后遗留右侧肢体肌力Ⅳ级,否认其他病史。中医诊断:舌瘖(中风后失音),痰瘀阻窍证;西医诊断:脑梗死、运动性失语。治疗原则为醒神开窍、化瘀通络。采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减为主,配合语言训练。针刺取穴:内关、人中、三阴交、风池、完骨、翳风、委中、廉泉、百会和四神聪,舌面、咽后壁及舌下金津、玉液点刺。患者仰卧位,用0.25 mm×40 mm 针灸针施术。操作:内关直刺1.0~1.5寸,行捻转提插泻法1 min,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.5寸,行雀啄泻法,以眼球湿润为度,两穴均用以醒神利窍;三阴交直刺进针1.0~1.5寸,行提插补法1 min,以滋补肝肾;风池、完骨、翳风均针向喉结,震颤徐入2.0~2.5寸,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 min,治以通关开窍;委中穴行提插泻法至肢体抽动3次为度,不予留针;百会、四神聪向后平刺1.0寸,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;咽后壁、舌面用2.0寸毫针快速点刺舌面10余次,以微见细小出血为宜;舌下金津、玉液二穴嘱患者张口卷舌,暴露舌底部,用三棱针点刺金津、玉液,以出血2 mL 为宜。1次/d,每次20 min,14 d 为1个疗程。另结合语言康复训练,采用 Schuell 刺激疗法对患者进行构音训练、口语及文字表达等练习,指导患者进行口型发声训练,由简单的拼音发声逐渐增加难度到短语或短句,每日自行练习3次,每次约20 min,通过反复言语刺激来进一步恢复患者言语表达的灵活性;要求患者每天与家人进行对话练习,内容可选择患者感兴趣的生活话题等,要求逐字发音清晰;并且每日坚持自行阅读期刊、报纸等。治疗过程:第1天即可发出“啊,嗯”等语气词。1周后,开始逐渐能口述简单的短句,肢体活动较入院时灵活;2周后可叙述长句,进行简单对话;右口角喎斜基本消失,可灵活完成吃饭、穿衣等日常活动,步行仍需搀扶;1个月后,可与人流利交流,面部神态逐显生动,可独立步行,生活基本自理。随访患者语言流利,生活质量明显提高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