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《中华针灸电子杂志》为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,2012年创刊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,中华医学会主办,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,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针灸(电子版)学术连续出版物。总编辑为国医大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。本刊以突出特色、创新求精、重在应用、面向全球为办刊宗旨。开设专家论坛、石学敏经验专题,论著,指尖医学,针灸传承,综述、海外交流、理论探讨、研究生论坛、专家讲座(视频/幻灯)、临床经验及健康护理等栏目。力求及时、全面、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国内外针灸医学发展现状与研究成果,介绍临床针灸治疗技法,提升针灸学科的学术水平,促进医学学术交流,推进针灸医学健康稳步发展。

往期目录

首页>中华针灸电子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华针灸电子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  • 主办单位:中华医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022-27432618
  • 国内刊号:28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年第01期

督脉、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康复的影响

蒋松鹤;林海燕;何蓉;高丽萍;屠文展;廖维靖

关键词:脊髓损伤, 电针, 督脉, 穴, 夹脊,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, 神经营养因子3
摘要:目的:探讨督脉、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(SCI)慢性期大鼠的功能康复作用及机制是否有差异。方法采用脊髓打击器(MASCIS Impactor)计算机程控下精确打击制作大鼠 SCI 模型,选取两组不同配穴的电针(大椎命门组、夹脊组)干预大鼠 SCI 慢性期,通过 BBB 评分观察行为学变化,实时荧光定量 PCR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以观察神经营养因子(BDNF)和神经营养因子3(NT3)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变化,分析大椎命门组和夹脊组的电针干预对 SCI 慢性期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功能康复的影响。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6.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,用均值±标准差(x±s)表示。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,两两比较方差齐时用 LSD-t 法,方差不齐时用 Dunnett 法。以 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结果经电针治疗后,BBB 评分显示,与模型组相比,两组电针治疗组在造模后各时段运动能力均逐步提高(P<0.05),夹脊组评分高于大椎命门组(P<0.05)。造模后7周,各组间的 BDNF mRNA 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F=451.8,P<0.05);大椎命门组、夹脊组的 BDNF 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(t=15.2,t=26.8,均 P<0.05);夹脊组高于大椎命门组(t=11.6, P<0.05)。各组间的 NT-3 mRNA 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F=320.4,P<0.05),大椎命门组、夹脊组的 NT-3 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(t=14.7,t=21.2,均 P<0.05);且夹脊组高于大椎命门组(t=6.6,P<0.05)。各组间的 BDNF 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F=50.3,P<0.05);大椎命门组、夹脊组的 BDNF 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(t=0.4,t=0.8,均 P<0.05);夹脊组高于大椎命门组(t=3.6,P<0.05)。各组间的 NT-3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F=39.6,P<0.05);大椎命门组、夹脊组的 NT-3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(t=3.8,t=6.9,均P<0.05),且夹脊组高于大椎命门组(t=3.1, P<0.05)。结论对 SCI 慢性期大鼠,督脉、夹脊电针治疗均通过增加损伤局部脊髓的 BDNF、NT-3的表达,促进的神经修复和功能康复;夹脊组作用强于大椎命门组。